1. <acronym id="d0hhg"></acronym>
      <p id="d0hhg"></p>
      信息正文
      中醫知識醫學保健常識

      一、 傳統中醫經絡學說
      經絡學說是中醫針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灸醫學的基礎理論核心,是中國古代醫家的重要發現。
      經絡是經脈和脈絡的合稱。經是指直線,絡是指網,脈代表血管。經絡是人體中運行氣血的大小通路,大的主干是經脈,小的支干是絡脈。最早記載經絡學說的書籍見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帛書《經脈》篇。
      經絡的主要作用是溝通內外,貫穿上下,將人體臟腑器官和四肢百骸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能運行氣血,營養周身,維持人體各部功能活動的相對平衡。經絡的主要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溝通上下,聯系內外,因為一個人的皮膚、腠理、五臟是一個相互連屬的有機體,經絡通過遍布全身有規律的循行和錯綜復雜的聯絡交會,把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聯絡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2、運行氣血、營養自身。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對機體各部分組織有營養作用,它必須通過經絡系統轉輸彌散作用來實現。
      3、經絡有傳導感應,調整虛實的作用,尤其是皮部和絡脈有抗御外邪的作用。
      4、由于人的身體內外連屬,所以經絡同時又有傳注病邪,反映病癥的特點。抵御外邪、保衛機體。經絡中以十二經脈為主體,同時還包括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經脈包括十五大絡以及許多難以計數的浮絡和孫絡。針灸是以經絡學說為基礎的中醫學精華。針灸的學科范圍在不斷的擴展,已經由早先的一根鋼針治病發展到利用電針、脈沖針達到循經感傳的目的。
      二、 日常保健穴位
      1、涌泉   
      位置是足底部前掌凹處!坝俊敝杆蛏厦,“泉”指泉水,意喻該穴為腎經的井穴,比喻脈氣從足底冒出來的情況。涌泉主降一切,降壓、調息對高血壓、暈厥、下肢癱瘓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2、風池    
      “風”是指風邪,“池”指池塘,這里是凹陷,本穴在項側凹陷處,是風邪易于侵犯的地方。主治病癥為感冒、頭痛、眼病、高血壓以及腦部疾病。
      3、足三里    
      “里”是指寸、表示膝下3寸處,足三里是人體第一大補穴。主治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病、急、慢性腸炎、痢疾、高血壓、神經衰弱、高血脂癥、中風偏癱、闌尾炎、膝關節痛。
      4、合谷       
      “合”指會合,“谷”指山谷,合谷是拇、食指相合處。主治病癥為感冒、面神經麻痹、中風偏癱、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扁桃體炎等。
      三、 常見病的分析與治療
      1、頸椎。阂话闶怯捎陬i椎間盤退化導致上、下椎體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根,脊髓或影響椎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狀。
      臨床表現為:
      (1)、神經根型:常因勞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誘發,表現為活動受限,多方放射痛。
      (2)、脊髓型:早期單側或雙側下肢發緊,然后無力、軟弱、嚴重者小便潴留、臥床不起。
      (3)、椎動脈型:主要表現為椎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眩暈、惡心、耳聾、視物模糊。
      頸椎病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是理療,通過牽引來改善調理,頸椎退變狀態,針灸能夠達到較好的效果,概據中醫針對頸椎病的治療原則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來治療頸椎退行性病變造成的諸多臨床癥狀,
      2、肩周炎:該病可概括為肩關節周圍組織的一種無菌性粘連,屬老年性退化性病變,中醫根據其受風誘發、勞損誘發等誘因,定名為“漏肩風”“肩痹”或“五十肩”該病通過一定的運動可以自愈,這是其不同其它病癥的特征之一。
      肩周炎的發展一般可分為三期,靜止痛是其主要特征,表現為晝輕夜重的劇痛,原因多為勞累過度,或受風、寒、濕等外邪侵入,傷筋、骨、肉所致,臨床表現為一期劇烈的疼痛,伴有局部功能性障礙;二期功能障礙加;三期肌肉萎縮變形,根據受外邪侵入不同,可采取針灸法和熱敷法來活血通絡,根除手、肩、背抽痛或肌肉的局部腫脹。
      3、關節炎:一般分為風濕性、類風濕性和骨節關節炎三種,初期一般誘因多為受風、寒、濕所致。
      風濕性關節炎一般表達表現為多發性,游走性和對稱性的疼痛和腫大,根據其病因又可分為寒癥的熱癥兩類。寒癥主在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加劇,游走不定,關節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遇寒痛甚。熱癥則表現為關節疼痛,紅腫灼熱,遇冷就會緩舒,熱癥還常伴有發熱、惡風、口渴、煩悶等癥狀。治療原則可根據原因不同而不同,即熱癥以散熱為主,寒癥除驅寒之外應適量運動、進補,以達到培本的目的。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免疫系統疾病。初期多有鏈球菌感染史,和風濕關節炎類似,但可侵犯至小關節,發生水腫和鎖狀變形,嚴重引發肉芽腫,累及心、肺,治療原則為紅色風寒,舒筋散結。
      4、胃。焊鶕杆岬亩喙岩l胃炎和潰瘍兩大類胃病。胃炎一般有淺表性和萎縮性兩類。一般表現為上腹灼痛或飽脹,初期還可表現為胃酸地多。主要原因是肝氣犯胃,引發胃脘脹痛并攻至兩肋,脾虛胃寒引發胃隱痛、腹脹、遇冷加重。潰瘍則一般表現為胃酸后3—4小時出現隱痛、灼痛、脹痛或噯氣、反酸、惡心、嘔吐,西藥鹽酸雷尼替丁效果較好。
      胃病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來源于自我調理和保養,除心態舒暢、豁達達觀之外,應輔以相應的食療保健,針灸以足三里穴來改善胃腸功能紊亂,效果甚好。
      5、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疾病,指循環動脈壓持續升高,超出90—140mmHg范圍,一般可分為源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兩類,可由高級神經活動誘發,也可由其它病癥引起,中醫認為高血壓是一種情志失調癥,由于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失調引起,主因為肝陽上元或肝腎陰虛,所以高血壓患者應注意調理情志,另外能過一定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達到治療的目的。
      應注意:
      (1)、飲食亦低鹽;
      (2)、適當的體育鍛煉;
      (3)、控制高脂肪飲食;
      (4)、臥、立速度不可過快;
      (5)、大便通暢;
      (6)、心平氣和。
      高血壓是一種危險性病癥,可引起中風、腦梗塞,通過針灸調壓,是一種相對有益的治療方式,能夠替代藥物,完全依賴自身調理主要取足三里和涌泉兩穴位。
      6、糖尿。菏且葝u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的全身性疾患,肥胖、環境因素和遺傳為其主要的發病原因。另外病毒感染和不良飲食習慣也可誘發糖尿病,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組織修復和抵抗力下降。合并癥是伴隨病情而逐漸出現的,如并發性肺結核、高血壓、動脈硬化、末梢神經炎、白內障。根據“三多”癥狀主次可分為上、中、下三消。
      上消: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小便頻多。
      中消:多食易饑,胃中嘈雜,煩熱多汗,形體消瘦,尿混濁,便秘。
      下消:小便頻多,尿濁如脂膏,顴紅虛煩,腰腿酸軟。
      針對上、中、下消的癥狀,療法應分為:上消——清肺潤燥,生津止渴;中消——清胃瀉火,養陰生津;下消——滋陰益腎,清降虛火。另外治療還應注意保持體重,防止病毒感染,血糖升高避免服用激素,不可吃甜食。針灸所要達到的目的是通過改善微循環來調理自身的功能失調。
      7、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分布區的疼痛,表現為腰部、臂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及足背外側疼痛,原發性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單純性炎癥,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則由于附近組織結構的變化,壓迫神經引起鈍痛、刺痛、燒灼感,并呈發射性疼痛。
      主要的原因是寒濕留滯或腰外傷引起的瘀血阻滯,目前較普遍的引發原因是腰脊間盤的退行性病變引起坐骨神經的受迫。該病癥常因正氣不足致使遷延不愈,反復發作,勞累加劇,治療以疏筋通絡,祛瘀散寒除濕為主。
      8、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發作性過敏性疾病。秋冬的發癥率相對較高,中醫根據其原因分為實癥和虛癥兩種。
      實癥:痰熱阻肺,咳痰不爽,發熱口渴;
      虛癥:肺氣虛,氣息短促,言語無力,動則汗出。
      中醫辯癥施治以降氣平喘為主,需要清肺化痰,補腎納氣。
      四、防老抗衰之法
      中老年人從45——55歲的10年是人體衰老最迅速的10年,如何延緩衰老,強身保健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1、用腦不傷神,提倡多用腦,因為用腦可以益智,但不能過度,過度則傷神,中老年人可用腦30——60分鐘休息一次。
      2、勞不傷筋,體力勞動壯筋骨,強體魄,通經絡,活血脈,但應量力而行,否則會傷筋骨。
      3、生活要有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
      4、要修心養性,調理情態,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心胸開闊則百病皆消。
      5、講究衛生,要勤洗理,常換衣,保持室內衛生和空氣流通。
      6、禁煙酒,合理飲食,提倡:
      a、少食多嚼 ; 
          b、少肉多菜,多吃富含維生素A、C的食物;      
      c、少鹽多醋,可防止維C被破壞 ;           
        d、少糖多果。
      7、少愁多樂,少車多步,適衣莫捂—提倡“衣著八分暖”。
      8、調理情操,要懂得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要控制情緒,避免情態失調傷及五臟。
      9、合理保;是藥三分毒,要多采取理療控制感染,增加肌體免疫力,促進炎癥吸收。
      10、針灸施治口決: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頸項找列缺    面口合谷收
       酸痛取阿是    胸脅內關謀    發熱找大椎    肩膀有曲池
      涌泉來降壓     驚風太沖急    婦科三陰交
      謹以此祝廣大中老年人身體健康。

      你懂的网址

      1. <acronym id="d0hhg"></acronym>
        <p id="d0hhg"></p>